女人的美,不僅在于窈窕婀娜的體態和閉月羞花的容貌上,真正的美女,絕不僅僅是“好看”而已。優雅的儀態、聰慧的頭腦、溫潤的內心才是真正耀眼的亮點。而說到收藏這個圈子,大家首先會想到是張伯駒、袁克文、龐元濟、王世襄這些大名鼎鼎的收藏家,然而,在收藏圈內還有很多眼光獨到的女收藏家,但鮮有人了解。
在今日,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為大家介紹幾位民國時期女藏家,其中很多就是這些大收藏家的妻子,這些民國太太們大都出自名門,不僅身懷數藝,能文能畫,受過良好的教育,還有過人的收藏眼光,可謂個個是女神!
? ? ? ??
撫琴高手——袁荃(quán)猷(yóu)
古琴收藏家
“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這話放在收藏圈兒依然適用。世人都知王世襄是文博界的大咖,而鮮有人知曉的是,他的夫人袁荃猷也是一位收藏家。家中藏有的幾把唐宋元明的傳世名琴,都是其學琴、撫琴的日常用器。
袁荃猷與王世襄結婚照
袁荃猷的家學背景,跟王世襄也非常相似,同出自官宦之家,書香門第。并且袁荃猷天性嫻淑,文雅清通,童年即有家館講授國學,并師從汪孟舒學習書法、繪畫和古琴。尤其是后三樣才華,是袁荃猷終其一生滋養品性的厚德之藝。
這位太太玩起古琴收藏來毫不手軟,不僅賣自己的細軟,還賣老公的細軟。
唐琴“大圣遺音”
2011年,袁荃猷收藏的一把1200多年歷史唐代“大圣遺音”古琴在嘉德春拍中以1.15億元成交。成為繼宋徽宗御制“松石間意”琴之后的第二把“億元”古琴。殊不知,當時夫婦倆為收藏這張琴也傾盡了家產。1948年,王世襄夫婦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一枚,為王世襄母親的遺物)求得此琴。
唐 “大圣遺音”伏羲式琴
,王家幾乎所有藏品都被抄走,這把“大圣遺音”因當時放在王世襄辦公室中而得以幸免。
“大圣遺音”局部
青玉軫足,細鏤絳結,為明朝所制
鳳沼上方的“玉振”方印
琴身遍體蛇腹紋
王世襄和袁荃猷之間的愛情正好印證那句“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剛好遇到對了的人?!?,袁荃猷出現在王世襄生命里,恰好是他痛心悔過,決定苦心鉆研學問之時。因為那一年,王世襄慈母金章女士因患高血壓不幸離世,世事滄桑第一次給公子哥王世襄造成了心靈打擊。當他驅散鴿群,送走大鷹和獾狗,將蛐蛐、葫蘆、鴿哨,統統束之高閣,收斂玩心的王世襄很快顯露出其一流學者的底質,一系列彰顯其治學功底和眼界高度的文章陸續發表。
王世襄和袁荃猷年輕時期
佳緣自天成。恰在這其間,同在燕京大學的袁荃猷因為要寫“中國畫教材”方面的論文,找到王世襄希望請他做自己的導師,為使小姑娘通過論文,王世襄不但導,而且替,兩人從討論學術慢慢變成了相識相慕、互生情愫。
王世襄《自珍集》中所收的第一琴“大圣遺音”
如意時扮作神仙伴侶,失意時必須相濡以沫。后來,,被抄家,被逐出故宮,反右運動時又被戴上帽子,顛沛輾轉數年,,王世襄夫婦才重新回到北京的芳嘉園。
元?“松雪道人識”仲尼式古琴
此后近三十年的時間里,王世襄投入學問研究跟創作,袁荃猷則用其生平所學,成為王世襄的得力助手。王世襄的每一本著述,前期大量的資料收集跟繪圖工作,都有袁荃猷靜雅的身影。比如,在被稱為古典家具扛鼎之作的《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全書近30萬言,圖700余幅。這700幅圖里,有很大一部份線條圖是由袁荃猷對明式家具的結合方式和榫卯做了精確測量,繪成的精美的圖紙!
王世襄和袁荃猷晚年
2003年,袁荃猷病故。悲痛不已的王世襄將夫妻一生所藏古琴、銅爐、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143件文物全部拍賣?!坝晌叶鴣?,由我而去”,這一場散盡更像一種儀式,為告慰天國那位曾相伴也成全了自己一生的愛人。
世紀才女——張充和
古墨收藏家
張充和,沈從文夫人張兆和之妹,著名合肥四姐妹之幼妹,漢學家傅漢思的太太。1947年在北京大學教授書法和崑曲;1949年移居美國,在加大柏克萊校區東亞圖書館工作;1962年起在耶魯大學講授中國書法;1985年退休,長期擔任海外崑曲社顧問。近百歲高齡仍每天練字、工詩詞、通音律、能度曲、善吹玉笛,人稱“世紀才女”,“民國最后一位才女”。
張充和收藏的古墨
張充和與古墨的結緣很早,從她過繼到叔祖母家的童年時代就開始了。
張充和藏谷璧墨 ?徑6.2cm;厚0.9cm 成交價:8.96萬元
據她回憶,她的祖母有個妹妹(張充和叫七姑奶奶),一天,祖母帶她去玩,還把她寫的字帶給七姑奶奶看。七姑奶奶稱贊說,“字寫得不錯呀,我要送給你好墨?!被氐郊?,小充和就拿著七姑奶奶贈予的明朝方于魯的古墨到書房去研磨寫字。老師看見后吃了一大驚,說:“哎呀,這可是明朝方于魯制的墨呀!你小孩子怎么不知痛惜,用來寫大字!”后來,老師要求他老墨、古墨只能寫小字,而且要用碎墨,不能用整墨。
明 方于魯制“太平有象”圖墨 直徑9.1cm 成交價:126.5萬元
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張充和對保存和收藏古墨格外注意。家里的整墨舍不得用,成年以后在各個地方走,也注意收藏好墨、古墨。
張充和藏圭形墨 ?長6cm;寬1.2cm;厚0.6cm成交價:10.64萬元
1960年后的某一天,張充和與丈夫漢思去印度玩,經過香港,在表妹家落腳。表妹與充和平輩,是李鴻章的侄孫女??磸埑浜团c丈夫馱著一個大箱子,就說:“你不如換上我們家的小箱子吧?!庇谑沁f給張充和一個小箱子,里面有個什么東西在滾來滾去。打開一看,是一錠墨。仔細看,不得了,是明朝的墨,上面雕著一個獅子頭,比方于魯還早,是方于魯的老師——程君房制的墨!表妹說:“你喜歡,就拿去好了——那是小時候我流鼻血,媽媽用它來給我止鼻血的?!?/span>
清乾隆 御墨 (兩方) 長15.5、10cm 成交價:34.5萬元
“呵呵,她用這明朝古墨來止鼻血!”張充和事后回憶此事,爽聲笑了起來,“記得小時候,那時的人都說墨里有膠,認為墨能止鼻血。其實陳墨是沒有膠的。過了這么些年頭,早退膠了,要止鼻血,也要用新墨?!?/span>
清乾隆巴慰祖石鼓墨
張充和所藏老墨眾多,且為精品。有明代程君房石墨、明代方于魯石墨、清代乾隆石鼓墨等。
明萬歷 程君房制「大國香」龍紋墨及紅漆龍紋墨盒 長18.3cm;寬10.7cm 成交價:161萬元
她曾打趣的說道:“我這里的墨分兩種,松煙墨和油煙墨,松煙墨,墨色濃厚但不亮,滲進紙里顯得很厚重;油煙墨,是用桐樹油燒制的,墨色發亮。我喜歡把兩種墨磨在一起,用它寫小字,墨色又厚重又發亮,很好看。當然,還要看你用的什么紙張。你看,這是用松煙墨寫的字,不發亮;油煙墨發亮,合適用普通紙,寫扇面?!薄?/span>
一般的新墨磨起來很臭,但張充和的墨從來不臭,磨起來甚至帶一種墨香氣。艾青曾送給張充和一幅字,她總是不敢打開,說打開來味道不好,墨很臭。
晚年充和和傅漢思
對于這樣一位嗜墨入骨的人來說,散墨可謂是一件傷心事。張充和與丈夫剛到美國的時候很窮,整個五十年代漢思(張充和丈夫)都沒什么事做。實在沒錢用,張充和就忍痛把十錠乾隆石鼓墨,賣給了日本人,賣了一萬美元。好東西賣掉很傷感情,張充和為這十錠墨,傷了很久的心。
亂世名妓——潘素
書畫收藏家
潘素,“民國四公子”之一,著名收藏家張伯駒先生的夫人,字慧素,江蘇蘇州人。師從陶心如,祁井西等。早年習花鳥,中年轉攻山水,晚年善金碧青綠山水及雪景山水。
潘素 青山紅松圖 立軸
潘素原是蘇州望族潘世恩的后代,但潘素之父游手好閑,吃喝玩樂,從蘇州搬至上海后家道日漸衰落。生母去世后,兇狠的繼母以她擅長琵琶為借口,逼其在青樓操琴掙錢。潘素初來上海時大字認不了幾個,但人出落得秀氣,談吐不俗,受“蘇州片子”的影響,也能揮筆成畫,于是在五方雜處、無奇不有的上海灘,曾大紅大紫過,被譽為“潘妃”。
張伯駒和潘素
也許是因為看到了人世太多的興衰罔替,潘素在溫柔嫻雅中透著獨立自強之氣。遇到瀟灑不羈的“怪人”張伯駒后,兩人一見鐘情,幾經輾轉終成眷侶。
隋展子虔《游春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張伯駒曾稱人生有四大愛好:愛文物、愛女人、愛吃喝、愛讀書。遇到潘素后,就只剩下愛文物了。而潘素也是竭盡一切支持丈夫收藏。在動蕩的年代,為了讓國寶不至于流失海外,潘素與丈夫幾乎傾盡所有。30年代,潘素、張伯駒夫婦賣掉房產(李蓮英舊墅),又向朋友轉借,湊足240兩黃金,買回隋代展子虔的一幅青綠山水畫《游春圖》,以免被販至海外。隋·展子虔《游春圖》是中國傳世最古畫跡,距今1400多年,被稱為“國寶中的國寶”。
西晉 陸機 《平復帖》 ?北京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為支持丈夫購買恭親王府的稀世珍品——西晉陸機的《平復帖》,潘素變賣了自己心愛的細軟首飾,不惜以4萬銀元的代價買下了這幅傳世墨寶。事后,一位外商企圖以30萬銀元的巨資委托古董掮客購買,被潘素婉拒。
唐 李白 《上陽臺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
“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后,為了使家中收藏的國寶免遭日寇掠劫,潘素將珍品縫干被褥和棉衣中,途經河北、山東、安徽、河南,幾經輾轉。終于安全到達西安?!耙宦返膿@受怕,日夜的寢食不安。怕土匪搶,怕日本人來,怕意外的閃失,怕自己的疏忽,時刻得小心,整日地守在家中。外面稍有動靜,就大氣也不敢出,心跳個不停??傊?,為了這些死人的東西,活人是受夠了顛簸和驚嚇?!比蘸笤诨貞浧疬@段驚險的日子時,潘素還心有余悸。
《張好好詩》卷,唐,杜牧書,紙本,行書??v28.2cm,橫16.2cm
更為驚險的事情發生在1941年,上海發生了一樁轟動一時的綁架案,綁架的對象就是張伯駒,汪精衛手下的師長放出話來,潘素如果不拿出300萬贖金。休想救回張公子??蓪嶋H上。張家當時已經拿不出那么多錢財來消災,大部分錢已都購買字畫了。潘素晝夜難安,但是她知道,丈夫是絕不肯讓她變賣國寶來求自保的。于是她變賣首飾,四處奔走,最后在友人的幫助下,以20根金條贖回了被綁架八個月之久的張伯駒。潘素的“俠女”之名也不脛而走。
解放后,張伯駒看上了一幅古畫,出手人要價不菲……見妻子沒答應,張伯駒先說了兩旬。接著索性躺倒在地。任潘素怎么拉,怎么哄,也不起來。最后,潘素不得不允諾:拿出一件首飾換錢買畫。有了這句,張伯駒才翻身爬起,用手拍拍沽在身上的泥土。自己回屋睡覺去了?!笨此埔粍t笑話,其實當時的張府已經捉襟見肘,潘素常常為了一家的生計而費盡心思。
張伯駒與潘素晚年
夫妻倆拼著性命留下來的國寶,張伯駒和潘素并未擁為己有,而是從1956年起,將苦心收藏30年之久的書畫真跡都無償捐獻給了國家。
=======================
我們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互聯網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
業務合作聯系? 羅先生
微信號? yinbaoxuan95
手機聯系?? 13689586612
技術咨詢聯系?? 曲玄
微信號? twsmd2013
手機聯系?? 13168075628
===============================
Copyright ? 綏中縣打印機價格論壇@2017